找到相关内容987篇,用时5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【佛说大乘金刚经论】浅释--净慧法师

    不听。你听的不是哪位法师的,你听的是佛法。是佛妙、佛法妙,不是法师妙。不要受迷惑,你才能其心坚固;不受迷惑,你才能积聚功德,否则就是假功德。离开正知正见,证不了果位。证果就是世间;不证果就是六道轮回...,自认为是对的,就是错;自认为自己什么都行,其实什么都不行,自己的身体都不行。你有本事让你自己的身体不生不灭,你让你身体立刻虹化掉,做得到吗?做不来。所以这都不具足,如果具足这十种功德,世间世间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476376.html
  • 赵朴初与中国的人间佛教

    摄六度   赵朴初在《佛教常识答问》中回答什么是五乘佛法,什么是世间世间的问题时,对人间佛教的内容作了表述。他说:   人乘、天乘、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这叫五乘。其中后三种叫出世间,... 可见,佛教本来就应该是人间的、人本的,佛教的世间修证是不离人间的。也就是说,佛教只有立足于人间社会,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,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,才能真正实现其超越人间了脱生死、再回到生死度脱生死...

    正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75977111.html
  • 佛教的智慧与儒家的明

    无漏智慧。如果从功能和获得之次第上来说,它则是证得了根本智之后所成就的后得之智[16]的统称,是超出了二乘世间智而能通达权、实之和总、别之相的智慧。它既可以使人离世间,又可以使人世间,做到既不住于生死与涅盘、又不离于生死与涅盘,离一切相,立一切。因此,要是没有它的存在,无上菩提的证得是根本不可能的。   就实而论,世间智和世间上上智实际上都属于世间智的范畴,独立于出世间智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0878312.html
  • 探究少林“CEO”释永信商业化非常“修炼”

    因此它将是不断探索的多元化模式。”何建明说。   佛法分五乘,其中分为世间(又称“人间佛教”)与世间。在佛家看来,世间是世人易学而能够做到的也是应该做到的。   清末民初,寺庙管理制度已...,现在早撂下了,还是因为忙。   有人说他心中有个“少林情结”,禅即少林,武即少林,几乎所做的一切事,包括公益性的,也放不开“少林”。“这两个字在他心中太重了,是他‘小气’的一面。”   世间 ...

    何伊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378591.html
  • 五戒十善论

    方便智,因为只,也就是说,世世间的成就,都离不开方便智。   既然十善业是这么的重要,听后就要重视起来,认真地修学。   由此可见,十善业道是我们修学佛法的必经之路,是成就三乘圣果不可缺少的资粮...小乘,这是学习和发心上的脱节。另外,再看看每个人在修学佛法中的行为,大乘的戒律能够做到吗?比如《瑜伽菩萨戒》、《梵纲菩萨戒》,我们能做得到吗?声闻乘的离行,真正对世间的厌离,我们又做得多少?也做不到...

    光明王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079224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1)

    生于子。此心亦尔。体具染净二性之用。故依染净二种熏力。能生世间世间也。是故经云。如来藏者。是善不善因。又复经言。心性是一。云何能生种种果报。又复经言。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而生也。故染净平等名之为如。...不空镜也。是以起信论言因熏习镜。谓如实不空。一切世间境界。悉于中现。不不入不失不坏。常住一心。以一切即真实性故。以此验之。具足世间染法。亦是不空如来藏也。上来明具足染净二。以明不空义竟。次明藏体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2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2)

    二名之异。问曰。云何以意识依止净心修观行。答曰。以意识知名义故。闻说真心之体。虽复寂静而以熏习因缘故。性依熏起显现世间世间。以闻此说故。虽由止行知一切毕竟无相。而复即知性依熏起显现诸法不无虚相。...出世之道必藉无尘之智也。此明止观依止中以何依止竟。上标五番建立中第一止观依止讫。次明止观境界者谓三自性。就中复作两番分别。一总明三性。二别明三性。所言总明三性者。谓障真如及佛净德悉名真实性。在障之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3.html
  • 谈心说识(四):生命的根源

    现行法为之摄藏,便会散失而不复存在也。因为不存在所以无法起现行,无法起现行便会失去一切的世法与世间。而能够摄藏这种潜在功能的,便是阿陀那识。又生无色界者,因为没有色,又何能执持种子呢?再说,心所也...。所以大乘佛教的修行,以契入应知自性的真智为道体。   4、一切种子识   《成唯识论》卷三:“或名种子识,能徧持世间诸种子故”。   此识乃执持一切之种子而不失之识,为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2480083354.html
  • 众生平等与正法治化

    生者不起。2 因此,佛教经典之中,除了专讲缘起、四圣谛、涅槃、法界、佛性等高深义理的世间,也有重视人间、人身、人生,劝人向善、积极进取的人天乘正法,既有第一胜义谛也有世俗谛。3   然而,中国佛教...以五戒十善等人天善法为主的世间正法和导向涅槃解脱的世间正法。其中,缘起所体现的是一切事物、现象的本质性规定,因而是一切正法的基石,而世间正法又是旨在劝人以善的世间正法的理论基础。正是在这种以缘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44584390.html
  • 佛法简单好用有够劲

    ─证本来面目   首先讲世间是什么?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,一个是我相,一个是法相。我相之外的都是法相,也就是我可及的范围之外都是法相,包括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其实这是渐变的分,不是一刀两断的分...佛教的核心就在“自净其意”。“自净其意”除了是要意识心清净之外,还要世间,这是跟其他宗教不同之处。   最深的佛法在融通出世和入世   佛法的宗旨看似纷纭,其实可以简单分成两部分来看:一个是超脱...

    陈家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884622.html